赞游网 手机版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游戏攻略 >

玩法有深度,评分却只有6分!《白荆回廊》为何如此”慢热“?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2-05 06:26:44    


没想到开服直接口碑俯冲,从8.3分一路跌到6分以下。经过一个星期左右的沉淀,评分又慢慢地回到了6分。

这款游戏的体验到底有何特殊之处,才表现如此不一样、如此“慢热”呢?

极具策略深度的系统机制

提到“二游”,很多小伙伴的第一印象是人物塑造、美术风格和“弱保软”。玩法在这个环境下更多的是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,大家不会过多地提要求。

翻看《白荆回廊》开服初期的评论,我们能够看到它遭受“传统二游”玩家非议的几个原因:

首先是,《白荆回廊》建模风格有别于大家对传统二次元手游的经验认知。这在玩家群体里引发了不小的讨论,部分玩家不太能接受这样的风格。

▲建模

▲立绘+建模

▲S4突破立绘

其次,福利后置,而不是在初期就直接送到邮箱(开服20抽还是比较拮据的)

最后,则是不少玩家觉得玩法太过复杂,上手难度比较高

可以说是精准踩到“二次元玩家”的痛点了,不过是反向踩中

不过值得关注的是,是《白荆回廊》玩法匹配到目标用户后,更多人感受到了《白荆回廊》玩法的乐趣,于是口碑又逐渐回暖逆转。

《白荆回廊》的乐趣在哪呢?除了剧情和人物塑造之外,在游玩《白荆回廊》的时候,九九更多感受到的是作为“指挥官”排兵布阵的策略博弈:t的站位、技能的排轴、爆发技能与时间的安排......

和关卡“出题人”见招拆招,最终赢得胜利的感觉相当不错。

而且除了战中的调遣微操之外,还有局外的养成策略进一步增强游戏的策略属性。

不同于常规二次元游戏以角色为核心的构建体系,《白荆回廊》【回廊漫巡】系统构筑,更聚焦于“装备”上(游戏内名为战术刻印)

如果将【刻印】的打造和构筑比喻成打造一把“枪”,它的配件则来自于游戏内需要抽取的【记忆烙痕】。

【烙痕】里面有各种各样的“词条”(技能),携带6张【烙痕】进入回廊漫巡,在漫巡期间完成自己想要的属性倾向加成,和点选携带烙痕里对应的技能,最终打造出来一枚可以说是“独一无二”的刻印。

这种情况下,针对特定BOSS的战前策略调整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环。也因此,刚开始九九以为当期UP的【岑缨物理召唤队】会是版本主流。

没想到由于R卡烙痕被开发,像【早日康复】的挨打充能,【旧巷】的脱离濒死增伤,【向阳】的残血增伤......都成了新套路的核心卡。

一会儿出一个【献祭送死流】,又一会儿【核爆攻速流】【无限大招流】【快狗流】【四方块队】也冒出来了(以至于很多小伙伴戏称:三小时迭代一个版本环境,半天迭代一个幻神)

更值得一提的是【刻印】打造出来之后和队长一人绑定,但全队都能共享刻印上的属性和技能。因此玩家可以随意调配队伍中的对策卡,这进一步拓宽了游戏的构筑灵活性。

花样繁多的流派+对策卡,让玩家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角色烙痕针对性地攻略高难本BOSS。通过战前和战中决策,打通高难BOSS带来了极强的反馈满足感

值得一提的是,刚才提到的这些流派不少用的是普通的R卡烙痕:普通玩家完全也可以借助这些机制,靠自己已有的box来进行构筑,并通过合理操作通关。

当然在搭配时向好友借用自己没有的烙痕来完善自己的体系,也是一种玩法。

缺乏针对性的前期引导

万事万物总是有利有弊的,极具策略深度换句话说也就是前置的学习成本非常高

这一点其实烛龙自己也清楚,不仅在新手第一章中穿插了大量“手把手”的攻略引导,还有能够获取抽卡资源的教学关卡。序章8关,教学关卡25关,加起来30多章的教学。

但问题是这个“引导套餐”吃完,这个游戏里最影响战斗力的核心的局外养成,也就是【刻印】的打造方法并没有充分地、有针对性地教给教给玩家

尽管前期通过把漫巡拆分成【漫巡·模拟、漫巡·浅层、正式的漫巡】几个模块,希望玩家从易到难了解这套系统

但对于习惯了以往常规养成模式的玩家来说,上手这套以【刻印】为核心而不是角色为核心的“反直觉”养成体系依旧需要一定时间。

其实,从游戏中的一些设计可以看出,策划有想要好好优化玩家的体验。不论是升级后获得体力的储存机制,还是角色、烙痕界面的红点筛选,都能看出策划的用心。

但还是那句话,如此庞杂的系统,对于大部分手游玩家来说,学习成本太高,需要针对性的引导。

玩家如果对自己已有的角色、烙痕以及回廊漫巡系统不理解,又没有去搜相关攻略,可能发现不了适合自己的构筑方向,一旦碰到有难度的关卡就会卡关。

相关文章
热门文章
最新文章